捷報頻傳!“四建工匠”再筑魯班傳奇!
——熱烈祝賀濟南四建集團榮獲第十一項“魯班獎”
編者按:11月27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建協(2016)53號”文件《關于公布2016-2017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入選工程名單的通知》,由濟南四建集團承建的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榮列其中,這是濟南四建實施“質量興業”發展戰略的又一勝利,印證著企業的榮光。至此,濟南四建集團已累計榮獲11項“魯班獎”,為集團公司晉升特級資質后,再涂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的魯班獎,被譽為“中國建筑界的奧斯卡”,獲得“魯班獎”是每一個建設者夢寐以求的榮譽。多年來,四建人以“建造中國最好工程”為信仰,把精益求精的質量戰略,融入企業運營管理的每個環節,從“三檢驗論”到“三級質量管理模式”,從“創過程精品”到“建設品質工程”,追求卓越的四建人,形成了行業內獨樹一幟的四建質量管理模式。
11尊魯班金獎的背后,是企業長期以來堅實積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是集團軟、硬實力的綜合體現,更是企業一貫堅持精品戰略、誠信經營、文化引領的生動寫照。
作為多次獲得魯班獎的濟南本土建筑施工品牌企業,濟南四建歷經60多年風雨磨礪,已成長為具有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多項專業承包資質的大型建筑企業集團,精品工程的逐年遞增,進一步擦亮了“濟南四建”的金字招牌。
質量文化決定企業追求
縱觀濟南四建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質量”二字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一根紅線。不斷深化和升華質量意識,踐行質量文化,無論是企業在爬坡的階段還是在事業高峰期,以“質量興業、精品報國”為理念的質量文化融入到每個四建人的血液中,成為一代代四建人不懈的追求。
1997年,濟南四建集團將高近兩米的魯班銅像立在集團總部,標志著以“魯班文化”為中心的質量文化建設拉開了序幕。從“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到“工程合格率100%,工程定向優良率100%”,從“確保優良,爭創精品”到“創過程精品”戰略,再到“建設品質工程”,質量戰略的每一次調整與完善都體現了四建人對質量概念外延與內涵的豐富理解。
以“產品是優質的人品、建筑是人格的印章”為核心的“印章文化”是四建人以質量求生存,靠誠信謀發展的生動寫照,更是四建人“質量興業、精品報國”經營理念的傳承和提升,“四建印”成為四建人為之驕傲的品牌。在質量文化的引導下,四建人把“建設精品工程”作為一種自發的意識和行為,作為對社會的歷史責任,質量意識成為衡量企業道德的第一要素。
正是這種對質量的執著,對質量經營的一貫堅持,四建人在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質量品牌也越叫越響,質量管理水平和業績始終居山東省同行業前列。
卓越管理打造“四建工匠”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多年來,四建集團始終將優良傳統的傳承與現代管理的創新有機融合,不斷夯實質量管理基礎,完善質量管理機制。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和不斷探索,集團已形成獨具特色、日益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具有四建質量管理特色的過程精品監創模式,從而使全面質量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四建集團堅持將質量管理融入工程的全過程。一是正確處理三個關系,即與效益的關系、與工期的關系、與合作單位的關系。優質工程是從點滴抓起,一點點積累起來的,不是靠檢查、整修而來。因此,四建集團轉變質量控制的思路,將管理工作的重心前移,加強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和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設置質量控制點,施工工序始終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確保一次成優。二是做好三個結合:即和克服質量通病結合起來、和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和創建文明工地結合起來。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落實項目經理質量終身責任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通病的預防和糾正措施,加強對關鍵崗位人員質量行為的檢查,并強化管理剛度,對質量事故“零容忍”。三是嚴控難點。對于工程難點、重點,施工中,現場施工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全過程監控,有效地保證了施工質量。四是優勢互補。四建集團堅持把所屬子公司、專業公司納入質量管理體系,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路子,為“質量管理一盤棋”奠定了基礎。此次由濟南四建集團第四工程項目公司承建、濟南四建智能消防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國宸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兩個安裝、裝飾專業公司參建的政務服務中心工程,成為四建人“集團化做戰”的又一完美體現。
堅實的基礎管理成為企業在市場博弈的核心競爭力,四建的工程,經得起政府主管部門的檢驗,經得起業主使用的檢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質量創新引領品質提升
縱觀濟南四建近年來的發展,可以說“質量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集團質量興業的道路上,企業不斷推進工程質量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監管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成為企業質量水平提升的助推器和不竭動力。
一是全面推行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制定集團的《質量標準化管理實施辦法》,每年確定標準化示范工程,并組織觀摩活動,充分發揮質量樣板工程的示范引導作用。堅持“內控高于外控”原則,建立了集團內部質量管理的強制性條文和十二條禁令,對違反禁令的管理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有效的保證了過程質量。二是將現代化質量管理手段融入質量管理全過程。四建集團近年來加快項目信息化管理,重新理順質量管理工作的管理流程、各崗位分工及職責,不斷將新技術、新手段運用到實際施工中,對質量管理實現了動態管理、量化管理、預見性管理,組建“企業BIM中心”,不斷推進質量管理向信息化、現代化轉變。三是積極開展質量管理主題活動。充分利用有效載體,創新質量管理實踐活動,通過“質量月”、“質量管理大講堂”、“質量觀摩”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不斷強化和傳播公司的質量文化。強化員工培訓,利用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組織各地的項目部進行統一培訓,創辦QQ群、微信群及公眾平臺,提供質量管理交流、溝通、共享的良好平臺。四是以科研提升帶動質量管理升級。作為一個具有“省級技術研發中心”的建筑企業,集團鼓勵現場技術人員大膽創新,開展技術創新研究,總結先進施工技術,群眾性質量攻關活動亮點頻現。企業率先創立了省內唯一的首批國家級科技示范工程,相繼建立了20余項國家級及省級科技示范工程。如:政務服務中心工程推廣應用了建設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中的9大項21子項,并通過了山東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驗收,獲得2014~2015年度山東省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稱號。五是大力推行綠色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企業注重將綠色施工有關內容分解到管理體系目標中去,貫徹“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標準,工程榮獲國家級最高安全文明獎項“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
“策劃先行”確保工程創優
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是濟南市為民服務的窗口工程,該工程社會影響面廣,施工管理難度大。該工程能夠獲得魯班獎,強有力的展現了濟南四建完美的施工質量和精益求精的細節策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實現工程創優,工程伊始,四建集團就確定了誓奪“魯班獎”的質量目標,并針對工程特點進行了整體策劃,編制了魯班獎創優規劃,成立了以總經理為首的創“魯班獎”工作小組,現場組建了創優經驗豐富、精干高效的項目管理班子,建立健全了以總承包管理為核心的質量保證和管理體系。施工過程中,注重策劃、樣板引路,嚴把分項工程質量關,廣泛開展QC活動,確保工程質量一次成優。對于創優的工程,項目公司全體員工以永不滿足的心態、近乎苛刻的自我強化細部,加大過程檢查密度。根據多年創優的豐富經驗,提出“細節決定成敗”的精細化管理理念,大力倡導“建筑工匠”精神,通過自檢與外部檢測、試驗相結合,致力于培養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匠心獨運的工匠精神,通過精湛的技能使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縱觀本工程的創優過程,“策劃”是創優的關鍵所在。前期的總體策劃,是工期、工序等大方面的策劃,統籌的工期安排,均衡的資源分配,合理的施工工序,均為創優的重要保障;其次是細節策劃,工程創優要有亮點,細節是決定質量創優的關鍵,積極設立樣板墻、樣板間、樣板段、樣板層,以點示面,全面推進。如同讓時針走的準必須控制好秒針一樣,四建人在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同時,也實現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
繼往開來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如同“濟南四建”晉升特級資質一樣,任何成績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承接歷史,開創未來”。一座座建筑坐標彰顯著四建集團“責任為先、追求卓越”品質的企業內涵,一項項魯班獎見證了四建人對“質量興業、精品報國”理念的不懈追求。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四建人必將在積淀創優文化,發揚爭先傳統的基礎上,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繼往開來,緊跟建筑業發展步伐,為社會奉獻更多的精品工程!










